2015.8.1~8.2 秘魯-阿雷基帕Arequipa 2天1夜(下) 海拔2,380m
阿雷基帕的第二天,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白天
這一天的重點行程只有一個~聖卡達利娜修道院
其餘時間沒什麼特別想法,就是隨意走隨意看
老奶奶的旅館真好睡,沒想到早餐更是南美全程中最豐盛的一餐
據說高山症好發在夜晚,他們三人吃了丹木斯,手開始出現麻麻的感覺
我靠自體調適,倒是幸運的沒任何不適
睡飽飽也吃飽飽後,就正式開始走訪阿雷基帕這西班牙殖民時期興建的舊城
舊城區建築與街道採棋盤式規劃,武器廣場位居中心
只要搞懂方位,就能暢通無阻,隨意穿梭
↑ 武器廣場大教堂背後高聳的米斯蒂火山(El Misti)
距離阿雷基帕最近的米斯蒂火山,以她近6千公尺的身高,讓人很容易在空曠或高點看見她
武器廣場果然是一個不分日夜,人氣都很旺的地方
我們試圖爬上廣場外圍建築的屋頂,以欣賞更寛廣的視野,卻不得其門而入
既然如此,就繼續往南走了
舊城內的教堂數量真不少,而且每間教堂都是精雕細啄
若不是門口坐了一位秘魯阿嬤,說這裡是西班牙也不為過
雖然阿雷基帕有"白色之城"的稱號,但和我原來想像的白色城市不一樣
舊城裡火山岩建築的白,是灰白色,不是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高原那樣一塵不染的潔白
Iglesia de La Compania位於武器廣場東南角,1698年建立,是阿雷基帕最古老的耶穌會教堂
最有名的是她正面華麗細緻的雕飾,繁複的圖案,令人讚賞
城內許多教堂、博物館皆要收費,而這裡入內參觀不必收費,所以更不能錯過了
↑ San Camilo market
來到新的城市,逛逛她的市場,似乎已成為我們的習慣
買買水果補充維他命C、看看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人吃些什麼、發現不曾見過的蔬菜水果.....都是有趣的事
舊城東南方的市場是個規模不小的室內市場,內部攤位也像城市街道一樣規畫的井然有序
秘魯出產各式千奇百怪的馬鈴薯,據說種類高達4千多種
甚至在的的喀喀湖附近高山上還設有世界馬鈴薯基因庫
馬鈴薯是一種古老的食物,在秘魯餐餐少不了它,甚至還有馬鈴薯乾
我也喜歡吃馬鈴薯,只是不愛薯條;
同伴三人不討厭薯條,甚至喜歡薯條,卻在秘魯吃馬鈴薯和薯條吃到怕
秘魯的水果也很多樣
水果攤擺放堆疊的像座小山,老闆娘站在中間的小洞做生意,未免太辛苦了!
市場內也有一整排的果汁攤,Arequipa Papaya一杯 6 Sol
(昨晚漢堡店裡賣4Sol ,不過市場果汁攤的量會給到1杯半左右)
↑ 市場2樓小吃部
市場2樓有好幾間小吃攤,老闆熱情好客,我們索性就坐下來吃個午餐了!
坐位很少,吃到一半的當地人立刻挪出空位,大家擠在一張桌子吃飯
看不懂白板上的菜單,小姐耐心的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來
南美人寫的字都很漂亮,但漂亮的西班牙文我們還是不認得啊!
看隔壁的餐來點還是最快的方法!
前湯滿滿的料,這一碗就夠飽了
我的主餐是薯泥雞腿綠炒飯,很好吃哦! 再附上一杯飲料~ 一共是 7Sol (NT.70)
↑ 左上角就是阿雷基帕特有的木瓜 Arequipa Papaya,外型是楊桃+仙桃的綜合體
↑ 好有歐洲悠閒風的一條街道
從市場走回修道院的路上,被小巷裡散發的歐洲風情所吸引
我們刻意轉進看看,果然都是不錯的餐廳,在坐者也都是西方觀光客
阿雷基帕比起秘魯其它城市果然是多了一些時髦與現代感
城中城~聖卡達利娜修道院 Santa Catalina Monastery
1580年一位富裕的寡婦Maria de Guzman創辦了聖卡達利娜修道院
修道院周圍築起高牆,與外界隔絶,形成了一座城中城
獲選進入修道院的修女條件可不低
她們不僅來自西班牙貴族,還得附上相當於今日15萬美元和25項的指定物
嫁妝越多,越有機會進入唱詩班和擔任例行性朗誦詩文的工作
貴婦修女在修道院裡的生活並不苦
寡婦的兒女負責提供她們生活所需,而每位修女也約有3位僕人隨伺在側
貴族生活式的城中城修道院持續了近3百年,期間傳聞不斷,甚至有修女生了小孩的流言
直到1871年,才由Sister Josefa Cadena修女進行全面整頓
解散了奴隸和僕人,把那些珍貴嫁妝送回西班牙
並給了貴族修女兩個選擇: 安分留下或乾脆離開
1960年代,修道院在2次大地震中受損嚴重
在兩大組織的協助下慢慢復原,並開始對外開放參觀
↑ 修道院入口簡單樸實
開放時間:
一三五六日 Am9:00~Pm5:00
二四 Am9:00~Pm8:00
門票 40 S/. (真不便宜啊!! 可以刷卡)
遊客可以自行參觀,入口處也有付費的解說員
修道院網址-> http://www.santacatalina.org.pe/
↑ 美麗的迴廊,左邊中庭是Orange Tree Cloister
修道院內主要由藍、白、朱紅三色所組成
走在其中,真的像是走進了西班牙,修道院內外是兩個世界
一整排白色粉牆建築,大量的盆栽點綴,完全就是安達魯西亞高原上的風格
修道院面積大到需要街道名,而且街道名稱全是西班牙的都市
Sevilla塞維亞~安達魯西亞高原上的重要城市,去年才去過的
沒想到今年來到秘魯又與這城市有了連結
修道院內有許多小房舍,除了生活起居、床舖,也會有一個小廚房
而這個大廚房我猜測是院內大型聚會用的吧??
現場器物保留得很好,牆壁上也有被炭火燒黑的歲月痕跡
↑我坐在Zocodober Square噴水池旁小憩一會兒 攝影/歐
別錯過了Zocodober Square噴水池旁的長長階梯
爬上去的高臺能看到不錯的視野
↑長長階梯上的高臺能看到米斯蒂火山和左右兩旁查查尼峰和皮丘皮丘峰
在修道院內慢慢逛大約要花2小時,離開時天還亮亮的,把握時間再到處逛逛
阿雷基帕地勢高低起伏大
以舊城來說,東北高西南低,加上地勢高,空氣較薄,上坡路段走沒幾步就要休息
而秘魯街頭都能保持得相當乾淨整齊,甚至連攤販也沒有
想把握最後時間在阿雷基帕買些紀念品,曾有網友說這裡物價最便宜
但也許是剛好碰上星期日,幾乎沒看到紀念品店
我們想花錢,卻也沒處買,更無從比較這裡的物價是否最便宜了!
沒店可逛,天黑了,只好回旅館休息
↑ 好吃的糕點店 River街213號
回旅館的路上經過這間糕點店,連續2晚生意都很好
當地居民都是開車專程來買,這又是一個美食的訊號!
外觀猜不出是什麼店,入內瞧瞧,原來是傳統糕點店
各式糕點放在玻璃櫃裡
客人點->小姐拿->收銀台付款->取貨==>秘魯麵包糕點店的交易模式
每一個看起來都很好吃,我買了4個 8.8S/.,當做路上的乾糧
包裝方式就是一大張白紙綑起來,多麼傳統又多麼環保!
這些糕點雖然甜,但麵皮又香又酥,即使放到第3天才吃完還是很好吃!
怪生意這麼好了!
↑ 綜合炒飯 7.5S/. 炒麵 8S/.
秘魯的另一常見食物~炒飯CHAUFA
星期日晚上連餐館都開得不多,我們又走去Puente Grau街找吃的
幸好這家CHAUFA 還開著,就來嘗嘗秘魯的CHAUFA 吧
一盤分量很驚人,食量小的2人一盤剛剛好
口味還不錯,秘魯米接近泰國米,鬆散沒黏性,拿來用炒的是比白飯好多了
在旅館門口攔計程車去巴士站 8S/. ,比來時貴一些,也許是夜間加乘吧?
今晚就要夜車南下,準備暫別秘魯前往另一個國家~智利 囉
留言列表